- 參觀
- 展覽中心
- 天文館
- 會議中心
- 活動及節目
- 最新消息
- 教育資源
- 關於本館
主旨:澳門科學館一直致力推廣科學教育,而 “館校合作” 計劃是透過本館與全澳各中小學共同合作,以提供更多的資源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認識,鼓勵學生透過自身實踐和操作的體驗中,激發學習與探索的潛能,提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創意思維。
費用:全免
計劃項目:
2. 流動展品教學:本館提供一系列流動展品予全澳各中小及幼兒學校巡迴使用。
課程時間:08:00-20:00
預約:請於科學館網站上填寫報名表,待專人回覆後方確定預約成功。
查詢:silvialio@msc.org.mo或87957259廖小姐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kypormsJmgXDJ65b9 及二維碼:
備註:
2. 學校能提供平板電腦或電腦為佳(部分課程需提前安裝軟件);
3. 2025年10月至12月的課程報名日期為2025年9月1日至9月14日;
4. 2026年3月至5月的課程報名日期為2026年1月19日至1月31日;
5. 凡確定預約成功的班級,活動當日之負責老師必須在課程開始前於指定日期及時間參與教師培訓(第二類),完成培訓之教師將會獲發培訓證書;
6. 凡是因熱帶氣旋、暴雨及特殊天氣情況下學校停課,本館將視乎情況或重新安排日期;
7. 個人資料(私隱)收集聲明:於表格內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只作活動期間處理申請及查詢之用;
8. 澳門科學館保留對課程安排之最終決定權。倘有任何查詢,請於辦公時間聯絡科學館教育部廖小姐(電話:87957259;電郵:silvialio@msc.org.mo)。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課程將配合不同科學繪本主題,引導學生為問題進行解難,並同時需要以T. Robot的編程來進行解難。過程中需要與同伴合力完成,並需要講解自己的構想理念。 單元一:水資源課程中不單認識水資源的珍貴及淡水資源的稀少、以及水足跡等課題;最後透過T. Robot不插電編程學習水循環小知識。 單元二:森林歷險——找昆蟲課程中嘗試了解昆蟲、螞蟻的生活形態、澳門獨有物種的特點,並以T. Robot編程嘗試把所學習到的概念呈現出來。
備註:
|
(A02)玩樂高®編程機械 |
年級:小一至小四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學習簡單機械搭建,透過編程控制機械運作,掌握基本的編程邏輯。 單元一:兔子跳呀跳認識彈力、掌握基本的編程邏輯。 單元二:巡線小車光學傳感器的運用(顏色判別) /光學傳感器的運用(反射光)。 單元三:蹺蹺板運用傾斜傳感元件了解槓桿原理並測試不同力臂的影響。 單元四:機械人賽跑讓初學圖示化編程的學生搭建雙足機器人,學習編程與機械結構基礎,並通過迂迴跑道競賽學習編程邏輯。
備註: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每組2人共用套件 3. 若到學校上課,校方須自備或借用樂高®教育Spike Essential套件。
|
年級:幼二至幼三 人數上下限:25 - 30人 時間:1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本課程以直觀的實體操作,引導孩子探索早期程式設計概念,培養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透過火車軌道與感應積木的互動,孩子將學習排序、循環及條件編碼等基礎知識,並在遊戲中激發創造力與協作能力。課程融入STEAM教育理念,結合數學、科學與社會情感培養,透過趣味活動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21世紀關鍵技能。
備註: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4-6人使用一套設備。 |
(A04)MatataLab Coding Set 配搭科普繪本課程——水的世界旅行 |
年級:小一至小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80分鐘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MatataLab Coding Set實物編程套件引導孩子探索程式設計,包括透過操控機器人完成任務,孩子學習排序、循環等基礎編程概念。同時,透過配搭科普繪本認識水資源、水循環等有關水的環境保護知識,讓學生明白水的珍貴性。
備註: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2-3人使用一套設備。 |
(B01)人工智能體驗班(初階) |
年級:小三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透過QuickDraw遊戲引入介紹什麼是人工智能,並以Teachable Machine創建及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來識別一個情感符號為快樂或悲傷,以學習圖像分類的概念。
備註: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若到學校上課需自備電腦。 3. 此課程可提供英語授課。 |
年級:中一至中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6小時/4單元(共設有四個單元,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介紹人工智能核心演算法,涵蓋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學習及深度學習等基礎原理,並透過直觀易用的Orange數據挖掘軟件進行實務操作。
備註﹕此課程可提供英語授課。 |
(B03)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LLM)體驗班(進階) |
年級:中五至中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介紹大型語言模型(LLM)這項技術,了解如何透過Python程式與之溝通,使其成為個人的智慧大腦。課程將深入淺出地解釋應用程式介面(API)的運作原理與金鑰(API Key)的重要性。學員將以Python程式親手打造能與AI互動的客製化工具。
備註: 1. 參加者需要已有Python基礎 2. 24人以下需要兩人一組使用設備 ,24-35人需要三人一組使用設備。 |
年級:中一至中六 人數上下限:15 - 25人 時間:3小時/2單元(共設有兩個單元,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 介紹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圖片的技術原理、常用工具及關鍵詞使用技巧,從而幫助參與者初步運用這種新興技術,將想像中的畫面化為圖像生成出來,並運用於日常教學材料的製作。 本課程將以Stable Diffusion為基礎的免費雲端平台(如Leonardo AI)作為教學平台,如學校硬件許可更可介紹Forge UI的運用,優點是 Forge UI 安裝於本機,無需受制於訂閱,也可訓練適合個人需求的圖像生成模型。
備註: 1. Forge UI建議自備電腦顯卡記憶體需達4GB以上。 |
年級:小四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5 - 30人 時間:2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透過Scratch 學習AI,及製作簡易的人工智能項目(圖像辨別)。 |
年級:小四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2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本課程將帶領學生認識 micro:bit 的基礎知識與操作流程,特別融入 AI 工具的應用,學習如何透過 AI 提問快速獲取編程靈感、解決技術難題,讓編程學習更高效。 |
(C01)中國科學家繪本故事 |
年級:幼二至小二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介紹中國科學家的成就和貢獻,培養孩子對科學事業的尊重和熱愛;啟發孩子對科學家的認識和尊重,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促進孩子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和理解,鼓勵他們勇敢追求知識和創新。 單元一:南仁東原來天上有一棵“南仁東星”呢!本課程透將以互動和生動手法介紹中國科學家南仁東與“中國天眼”(FAST)的故事,引導孩子認識南仁東如何克服困難、建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開啟探索宇宙奧秘的可能! 單元二:茅以昇你覺得大橋厲害嗎?大橋為何可以承載這麼多人和車呢?本課程透過故事介紹中國橋樑工程學家茅以升與錢塘江大橋的建造故事,並以生動的故事和互動,引導孩子認識茅以升如何克服技術與環境挑戰,設計並建造中國第一座現代化鐵路橋。活動中,學生亦將透過小小實驗理解橋樑結構的基礎原理及科學家的奉獻精神。
|
(D01)小小“環保”冒險家 |
年級:小一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6 - 42人 時間:1-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透過配合澳門科學館G11“可持續發展廳”的各項展品及資訊內容,以互動教學的形式來為新世代學生帶來有關環保問題的全新及有趣的體驗,並在遊戲及親身探索中學習到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與新觀念;可根據學生程度或課題要求來著重介紹何謂全球暖化、氣候變化、碳循環、碳排放、碳中和、微膠粒、新能源、水資污染等等的全球環境問題,最後希望透過此體驗教學能達到教育下一代深切反思環境危害及以願意付諸實際行動來達到共同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生活理念與目標。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若到學校上課需自備電腦或平板電腦,並可自行於Google Play平台或Apps Store平台輸入"澳門科學館"以搜尋並下載有關的多媒體教學遊戲。 3. 此課程可提供英語授課。 |
(D02)我的“低能”生活 |
年級:中一至中六 人數上下限:6 - 42人 時間:1-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透過配合澳門科學館G11“可持續發展廳”的各項展品及資訊內容,以互動教學的形式來為新世代學生帶來有關環保問題的全新及有趣的體驗,並在遊戲及親身探索中學習到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與新觀念;可根據學生程度或課題要求來著重介紹何謂碳、碳循環、碳交易、碳關稅、低碳企業、綠漂、國家政策、綠色經濟及氣候難民等等多方面的全球環境問題,最後希望透過此體驗教學能達到教育下一代深切反思環境危害及以願意付諸實際行動來達到共同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生活理念與目標。
備註: 1. 本館上課優先考慮。 2. 若到學校上課需自備電腦或平板電腦,並可自行於Google Play平台或Apps Store平台輸入"澳門科學館"以搜尋並下載有關的多媒體教學遊戲。 3. 此課程可提供英語授課。 |
(D03)二氧化碳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探究式學習體驗 |
年級:小五至中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以探討二氧化碳排放作為主軸並進行實驗證實,加強學生的跨學科及多元發展、增進學生動手探究能力,並從中增強其科學素養,明白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類生活形態如何影響生態環境。
課程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預備階段 與學生確立探究問題,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與氣溫上升有何關聯?氣溫上升會導致甚麼事情發生? 此之外,還有其他影響?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模擬地球環境,以實驗證實“碳排放和氣溫上升之間的關聯”,紀錄實驗組及對照組的溫度變化。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總結實驗結果,解答提出的探究問題;了解地球結構、光能轉化、碳排放與氣溫上升的相互關係。 第四階段:回饋階段 檢討整個探究活動。
備註: 1. 本館上課。
|
(E01)創客課程:Micro:bit(初階) |
年級:小四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了解正確操作micro:bit的知識,學習基礎應用。活動將學習使用micro:bit的程式設計模擬生活中常用的科技產品,並在過程中學習各種電子零件與其運作的原理。透過活動,建立邏輯觀念與組織能力,增強組織建構能力、運用運算思維、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
年級:中一至中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3小時/2單元(共設有兩個單元,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運用軟件初步學習於三維空間中建造構立體模型,認識FDM型3D打印機基本操作,體驗物品由數字模型到實物的過程。包括: 1. TinkerCAD建模的入門 2. 設計簡單物件模型 3. 切片軟入一般設置(打印前處理) 4. 3D打印機基本操作流程
備註: 1. 學生可自備電腦。 2. 每組1至2名學生。 3. 如自備電腦,請安裝建模軟件及切片軟件。 建模軟件:https://www.tinkercad.com/ 切片軟件:https://www.sz3dp.com/product-detail/30
|
(E03)創客課程:簡單機械應用 |
年級:中一至中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4.5小時/3單元(共設有三個單元,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學習及認識機械中常用的傳動機構;透過動手組裝、分析及比較每個機械零部件,了解傳動機構的運作原理;讓學生能整合已學習到的機械基礎知識設計及製作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完成最終的課程任務。 |
(E04)創客課程:鐳射切割入門 |
年級:中一至中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2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運用軟件初步學習向量圖繪畫,認識雷射切割機基本操作、原理及應用。 單元一:雷射切割大解構學習雷射切割機原理、雷射技術科普、雷射切割機基本操作流程。 單元二:繪製向量圖簡易繪製TinkerCAD繪製及向量圖輸出的入門,設計簡單平面繪圖及實際操作雷射切割機。
備註: 1. 每組1-2名學生。 |
年級:小五至初三 人數上下限:12 - 20人 時間: 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 初步認識掃圖裁藝機(Brother Scan N Cut)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內容主要包活: 1. 簡單了解Brother Canvas Workspace線上繪圖功能 2. 基礎Brother Scan N Cut操作 備註:校方老師需為學生準備電腦及註冊 Brother Canvas Workspace帳號 |
(F01) 玩樂高®簡單機械 |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 1.5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能掌握簡單機械的使用,工具的組裝方法,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單元一:螺旋槳汽車(BricQ趣動套件)探究機械力如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單元二:格蘭披治小賽車(BricQ趣動套件)小車以橡皮筋蓄力為動力,學習能量的儲存和釋放方式;並通過齒輪組控制車輪行駛,學習動力的傳遞。
備註: 2. 每組2-3人共用套件 |
(F02)電學與生活 |
年級:小四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2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認識電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各種電器,電源。包括用電安全、電的來源及引伸出的節約用電、選用可持續發展的電力來源等知識。 單元一:簡單電路認識簡單電路構成、導電體與絕緣體;介紹電路的組成為電源、載荷及導線,透過實驗及科學館相關展品導賞了解簡單電路的組成、閉合電路、導電體及絕緣體等基本概念。 單元二:電從何來認識電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各種電器,電源。包括用電安全、電的來源及引伸出的節約用電、選用可持續發展的電力來源等知識。介紹生活中常見電器及電轉換成其他能量的原理,介紹發電機、發電廠常用的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並介紹澳門電從何來、節電、安全用電等概念。
備註: 1. 本館上課。 2.每組1-2名學生。
|
(F03)海上絲路的植物奇緣 |
年級:小四至小六 人數上下限:20 - 30人 時間:1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 根據中西方航海貿易為主題設計卡牌遊戲並配合各商品的實物進行活動。活動是以角色扮演任務遊戲體驗形式進行,學生和老師扮演世界各國商人並進行貿易及交流,遊戲卡牌中註解每款貿易商品的小資訊(包括植物學、工藝技術、產地和文化);讓學生能親身接觸商品實物,透過遊戲中買賣的價格限制條件加強對商品的認知和價值印象;讓學生透過遊戲過程,認識中西貿易商品的來源、社會價值及製造技術。 學生會學到葡萄牙人的海上貿易路線,了解澳門作為早期東西文化交匯的中心,對世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拓展思考澳門能成為中西文化交匯地方的原因。
備註: 1. 本館上課。 2. 隨行老師需出席相關教師培訓並於課堂中擔任工作人員。
|
(F04)法證科學 |
年級:中一至中三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單元(獨立單元,非連鎖性課程)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 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從分析及檢驗證據的過程中,學會邏輯思維,運用觀察、實驗、調查等進行物證檢測,並找出答案。 單元一:指紋鑑證指紋證據為犯罪現場中常見之物證,教授有關指紋於犯罪現場調查時的處理。學員亦會學習套取指模的科學方法,並嘗試辨認及分析指紋的過程。 單元二:血跡可尋血跡證據為犯罪現場中常見之物證,教授學員血液的成份與特質,並透過實驗及活動,體會血濺形態分析及血液化驗在鑑證科學的應用。 單元三:DNA遺傳密碼DNA存在於所有生物體的,而生物體的特徵是受細胞內的DNA遺傳物質所控制。活動中將介紹基因遺存的理論,並進一步抽取DNA進行檢測。 單元四:DNA鑑定DNA鑑定示範及體驗,DNA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在鑑證上有著個體識別的用途,因此成為案件中的重要的證據。活動中學員將瞭解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式反應)原理,處理檢測樣本,並利用自動化核酸分析儀進行DNA鑑定及定量分析。 備註: 1. 自備文具(鉛筆、膠擦、間尺、剪刀) 。 2. 此課程可提供英語授課。
|
(F05)智能“辨”種 |
年級:中一至中五 人數上下限:25 - 35人 時間:1.5小時 上課地點:本館
內容:學生將學習使用“iNaturalist”應用程式,正確拍攝並鑑定生物。學習了解如何分辨野生生物和非野生生物,提升觀察能力。活動中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協助進行生物資源的搜集及鑑定,探索AI在生物研究中的應用。透過掌握檢視AI資訊正確性及可信性的技巧,培養批判性思維,並了解如何收集及整理有效的物種數據,為本地生物研究提供支持。最後展示課程中收集到的本澳生物數據,分享研究成果及案例。
備註: 1. 需要自備有數據上網功能的流動裝置:如智能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 2. 所有戶外活動需在教師的監督下進行,並遵守當地的安全指南和法規,以及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戶外活動計劃。 3. 負責老師必須於活動開始前確認隨隊學生已安裝並註冊“iNaturalist”,並且學生已掌握該應用程式的基本操作。
|
(F06)手提標本箱--城市中的轉化者 |
年級:小一至小四 人數上下限:30-50人 時間:45分鐘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透過手提標本箱的故事解說,認識澳門城市中常見的昆蟲、魚類及兩棲類等物種。了解隨著澳門時代變遷下,生態環境與動植物的變化,學習如何在地市轉變的同時也能保護生物,互相平衡。課程中學生將有機會動手制作昆蟲紙模型。
|
G01 世界文化遊學團(合辦機構: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 |
年級: 幼二至小一 人數上下限:25 - 80人 時間:45分鐘 上課地點:本館/學校 上課日期:2025年10月至12月、2026年3月至5月
內容: 單元一:地球遊學團外星人首次來訪地球,對地球的所有事物都感到很新奇,地球的科學家——科博士決定帶他們到世界各地,認識各國的風俗習慣,以及了解現時地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透過課程,我們了解到全球基本地理知識,認識國家概念和各國不同文化,同時認識氣候變化對不同地方造成的影響。 單元二:超神奇便便不需要吃東西的外星人首次來到地球,發現人類會大便、動物會大便、連昆蟲也會大便,覺得超級驚訝,所有生物每天都會排泄,地球會不會變成大便星球被大便淹沒?平日被我們隨手沖掉的大便,其實很有用處。透過故事一同來認識不同生物的便便,如何變成對環境及植物友善的東西,同時了解不妥善處理便便的話會造成怎樣的衛生情況,以及從中了解人類消化系統的基本知識、如何保持個人衛生的習慣及愛護周邊環境衛生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