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活現濠江」科普講座2

    「恐龍活現濠江」科普講座2

    dino2.jpg


                         

    報名及查詢電話:報名及查詢電郵:網上報名:
    8795 7295 / 8795 7382activity@msc.org.mohttp://goo.gl/forms/xFpswZF3an


     ""行內蒙古 
    講者:

    內蒙古博物院 李虹研究員、科長

    日期及時間: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下午4時至下午5時

    語言:
    普通話
    地點:
    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
    講者介紹:

    李虹科長於1985年從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學專業畢業,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現為“內蒙古博物院”),從事自然標本、特別是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發掘、研究、管理及展示工作,迄今已31年。1995年任職自然部主任,1998年被評聘為副研究館員,2013年12月被評為研究館員。

    科研合作方面,1995—2002年,擔任中國、比利時聯合考察發掘隊(國家科技部項目)副領隊,發掘到大量珍貴的恐龍等古脊椎動物化石,參與撰寫出版了3本學術研究專刊,建立了若干古脊椎動物新屬新種。2003年,組織實施中日內蒙古植被聯合考察合作項目。同時,組織並參加了薩拉烏蘇河地區晚第四紀地質與古人類綜合研究、赤峰寧城地區中生代地層古生物(特別是含有尾兩栖類和鳥類地層)研究等課題。另外,多次邀請加拿大國家自然博物館、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合作進行院藏古生物化石的分類和鑒定研究。


    陳列展覽方面,1995年-2015年,先後主持籌辦了赴美國恐龍展、赴日本古生物展、赴臺灣“中華恐龍大展”、赴澳門“內蒙古恐龍大展”、赴香港“飛龍在天”和“巨龍傳奇”展覽、赴韓國古生物展等一系列展覽,並合作出版了水準較高的展覽圖錄。特別是主持並參加了1997年內蒙古博物館1000米2古生物陳列的籌辦工作和2007年內蒙古博物館新館3000米2古生物陳列的籌辦工作(即內蒙古博物院“遠古世界”陳列)。

    藏品徵集與管理方面,多次率隊赴甘肅、寧城、遼西、陝西等地,徵集昆蟲、鳥類、兩栖類、魚類和哺乳動物化石等,極大的豐富了館藏,其中許多化石填補了院藏品的空白。

    講座介紹:

    內蒙古地區的恐龍考察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迄今發現的恐龍化石已達40餘種。這些恐龍化石、以及與恐龍共存的其它古生物化石,揭示了遠古時期的生物群面貌和生態環境。

    距今2億5000萬年前,地球歷史進入到中生代,內蒙古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廣袤的大地上河湖遍佈,氣候濕潤,植物茂盛,爬行動物迅速發展起來。爬行動物中的恐龍逐漸占居了統治地位,它們種類眾多,形態各異,足跡遍及全區的大部地區,加之與其伴生的動植物群,構成了一個千姿百態、生機勃勃的恐龍王國。錫林郭勒盟的二連鹽池、巴彥淖爾市的巴彥滿達呼、鄂爾多斯市的查布蘇木以及赤峰市的寧城等地,也因盛產恐龍等中生代脊椎動物化石而蜚聲中外。


    交融與創新——蒙元時期的玉雕藝術
    講者:

    內蒙古博物院 于寶東研究員、副院長

    日期及時間: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下午5時至6時

    語言:
    普通話
    地點:
    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
    講者介紹:

    1963年生人,男,蒙古族,歷史學博士。從1988年大學畢業開始從事文物研究鑒定、博物館學研究等工作,迄今已28年。

    ⒈ 主要業績:

    ⑴ 擔任中國玉器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⑵ 擔任內蒙古博物館協會、內蒙古文物學會常務理事。

    ⑶ 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文物鑒定組組長。

    ⑷ 負責內蒙古博物院藏品徵集、鑒定,並應邀協助自治區內各盟、市、旗、縣博物館和區外其他博物館鑒定文物。

    ⑸ 長期參與內蒙古文物進出境的鑒定工作。


    ⒉ 學術成果:

    ⑴ 獨立編著《遼金元玉器研究》一書,2007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

    ⑵ 獨立編著《內蒙古珍寶——玉石器》圖錄,2007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

    ⑶ 編寫《中華民族大交流書系.蒙古族卷》之《元代玉器》部分,2013年12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⑷《中國玉器通史.元代卷》,2015年海天出版社出版。

    ⑸ 撰寫《故建威都尉夫人王氏墓誌及相關問題》、《遼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民族玉器綜論》、《契丹民族用玉傳統綜論》、《從出土玉器看元代北方手工業的發展》等多篇論文,發表於《內蒙古大學學報》、《蒙古史研究》等學術刊物。

    講座介紹:

    歷史上的蒙古民族,給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留下了諸多的謎底和驚奇,諸如,13世紀初,一個偏處大興安嶺額爾古納河一隅的弱小民族,何以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內一躍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在世界史上開創了一個蒙古時代;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代表,是當前是考古、博物館、文物及收藏界的熱門話題。但青花瓷器卻是在元代末期橫空出世,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玉器在中國有著近萬年的發展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而世代遊牧東北亞草原的蒙古民族,本無用玉的傳統,在其建立大元王朝前後的數十年間,卻能創造出許多前無古人、創新於後人玉雕藝術,這本身又是一個世界性的奇跡!


    323日至911日,本館會在二號展廳舉辦「恐龍活現濠江」展覽,歡迎公衆參觀。


     
    備註:講座免費入場,但座位有限,敬請先進行預約。另講者、日期及講題均以本館網頁內最新公佈為準。                        

          

    報名及查詢電話:報名及查詢電郵:網上報名:
    8795 7295 / 8795 7382activity@msc.org.mohttp://goo.gl/forms/xFpswZF3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