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追夢——科學家精神主題展

    繁星追夢——科學家精神主題展


    展覽地點:澳門科學館二號展廳


    展覽日期:4月30日至7月2日


    主辦單位:澳門科學館


    承辦單位:格方樂融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鳴謝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中國心理學會、中國藥學會、中華護理學會、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農學會、 中國林學會、中國解剖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天文學會



    展覽平面圖

    "仰望星空"展區



    "群星閃耀"展區
    B01 歸國科學家


    "群星閃耀"展區
    B04 永遠做祖國忠實的兒子——華羅庚


    "群星閃耀"展區
    B07 伶仃洋上珠聯璧合——港珠澳大橋創新力量


    "群星閃耀"展區
    B11 黃土之父——劉東生


    "群星閃耀"展區
    B14 礪劍鑄盾 無私奉獻——"兩彈一星"元勛


    "群星閃耀"展區
    B16 一稻濟世 心繫天下——袁隆平


    "群星閃耀"展區
    B18 數學宗師 桃李滿門——蘇步青


    "群星閃耀"展區
    B21 凝心聚力築天宮——中國航天團隊


    "群星閃耀"展區
    B22 打造國家名片——"華龍一號"



      


    "星火相傳"展區



    簡介

    undefined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迅猛發展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重大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從弱到強,每一步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技術工作者的頑強探索、砥礪前行,無私奉獻,他們將理想追求、聰明才智與國家的命運前途緊密相連,在科學救國、科研報國、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偉大進程中,創造了一個個非凡的科技業績,樹立起一座座創新的豐碑,鑄就出獨特的科學家精神,成為中華文化最為閃亮耀眼的樂章。


    undefined

    科學技術發展是一道歷史洪流,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不斷進步發展。自上個世紀初開始,在中國科技發展進程中,科學家群體以科學傳播為己任,團結奮進、薪火相傳,誕生了一批百年歷史的全國性學會,開展學術交流,傳播科學知識,團結服務會員,維護合法權益,成為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各級學會組織成為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成為推動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百年學會,百年輝煌。這些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百年學會,始終秉持科學報國的初心使命,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大潮,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戰略支撐,成為科學家精神的塑造者、傳承者與踐行者。


    undefined時代在召喚,未來可期待。“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科技強國”。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面向新時代的全體中國青年,不僅要認真學習知識,提高自身本領,還更全面瞭解我國科技歷史,瞭解先輩科學的精彩人生,大力弘揚愛國、奉獻、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科學家精神,燃起科學火種,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時代,共築“中國夢”,為我國科技自強自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的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生的積極貢獻。




    重點項目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男,浙江臨安人,生於上海,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進修。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大國脊梁——李四光

    undefined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男,湖北黃岡人,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發現第四紀冰川遺址,其成果為第四紀地質、地理和氣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並對國家水文工程等建設作出了貢獻。創立地質力學,並以相關理論指導找煤、石油、鈾、地熱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災害等。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60-1969年英雄模範人物。

    數學奇材——華羅庚


    undefined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男,江蘇金壇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解析數論創始人和開拓者,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國際上“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等數學科研成果均以華氏命名。華羅庚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並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難題、華林和塔里問題改進、一維射影幾何基本定理證明、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等。

    人民科學家——南仁東


    undefined

    南仁東(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滿族,吉林遼源人,射電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他潛心天文學研究,堅持自主創新,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並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建設發揮了關鍵作用。榮獲“改革先鋒”、“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等稱號。

    2017年9月15日,正是FAST落成啟用倒計時10天,南仁東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他用畢生的心血,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準望遠鏡的夢想。

    伶仃洋上珠聯璧合——港珠澳大橋創新力量


    undefined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千米,是中國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交通集群工程專案。是中國第一條外海深海沉管隧道、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大橋主體工程實行橋、島、隧組合,總長約29.6千米,穿越伶仃航道和銅鼓西航道段約6.7千米為隧道,東、西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藍海豚島和白海豚島),猶如“伶仃雙貝”熠熠生輝;其餘路段約22.9千米為橋梁,分別設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國結”青州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海豚塔”江海橋,以及揚帆起航的“風帆塔”九洲橋三座通航斜拉橋。

    “珠聯璧合”不僅僅是大橋設計師們賦予的美好寓意,也不僅僅是“一國兩制”下連接三地的宏大手筆,更是粵港澳三方通力合作、產學研界共同協作、國際國內挑戰工程界“珠穆朗瑪峰”的最佳典範。

    中國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

    undefined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浙江寧波人,藥學家。1951年考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1955年畢業後,被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先後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最美奮鬥者”等榮譽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第四紀科學與黃土科學嶺路者——劉東生


    undefined

    劉東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男,天津人,生於遼寧瀋陽,地球環境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黃土之父”。畢生從事地球科學研究,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世界前列,創立了黃土學。先後三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4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之力,東方巨響—— “兩彈一星”


    undefined

    20世紀中期,是極不尋常的時期。隨著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的迅速變化,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防成為共和國科技發展的首要目標。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式,高瞻遠矚,果斷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

    “兩彈一星”的研製,彙集了我國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他們以身許國,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獨立研製發展核武器和導彈技術、打破超級大國核訛詐的神聖使命;他們遠離公眾視線,甚至隱姓埋名奔赴大漠深處,為研製“兩彈一星”推進國防建設貢獻出他們的卓越才華乃至生命

    大地之子——黃大年


    undefined

    黃大年(1958年8月—2017年1月),男,廣西南寧人,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超高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納米和微電機技術、高溫和低溫超導原理技術、冷原子干涉原理技術、光纖技術和慣性技術。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undefined

    袁隆平(1929年8月13日-2021年5月22日),男,江西德安人,生於北京,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數學明星——蘇步青


    undefined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男,浙江溫州人,數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發現了著名的“蘇錐”和“蘇鏈”,系統地發展了射影微分幾何的理論,是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東方第一幾何學家”。共發表了160多篇數學論文,出版了《微分幾何學》《射影曲線概論》等10多部著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榮譽。2003年8月,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ICIAM)設立“ICIAM蘇步青獎”,獎勵在數學對經濟騰飛和人類發展的應用方面作出貢獻的個人,這是第一個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國際數學大獎。

    林業教育奠基人——梁希


    undefined

    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男,浙江湖州人,林學家、林業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現代林學和林業事業的接觸開拓者,提出了全面發展林業、發揮森林多種效益、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親自深入調研,領導制定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林業工作方針和建設規劃,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建立了林業行政、科研、教育及生產體系,促進了新中國林業的蓬勃發展。長期從事松樹採脂、樟腦製造、桐油抽提、木材乾餾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創立了中國林產製造化學學科。

    凝心聚力築天宮——中國航天團隊


    undefined

    我國的航天事業始於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組建,以導彈工程起步,於1970年4月24日使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自酒泉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航天能力的國家。

    打造國家名片——“華龍一號”


    undefined

    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在福建福清核電站開工建設,採用EPCS總承包管理模式,中核工程也是總承包方。5萬多台(套)設備、165千米管道、2200千米電纜,上千人的研發設計團隊、5300多家設備供貨廠家、近20萬人先後參與了“華龍一號”專案的建設,協調、通聯工作量浩大,華龍建設者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核電建設史的奇蹟。

    “華龍一號”從研發之初,就確定了“小核心、大協作”的合作模式,搭建了全球化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研發平台。中核工程、核動力院等研發設計單位,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以及14家外國機構和大學建立了研發合作關係,有效整合了技術資源,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終圓滿完成自主先進型號開發的艱巨任務。


    地點:G02